《书史》上有哪些楷书流派?你对当今大众流行的“欧楷”怎么看?
书史上有哪些楷书流派?
书法史上的楷书,古代以小楷为主。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是最主要的流派。
钟繇一脉的书风,质朴古雅,他的楷书,是中国书法史上隶变的开端,影响了整个的书法发展史。王羲之的楷书,代表着妍丽书风。作为钟繇的继承者,开创出别于钟繇尚带隶意的书风,史上称为“新法”。王献之由于受李世民打压,他的小楷作品,留传下来的仅有玉版《洛神赋》十三行。他的影响力主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代的楷书,是在承袭了钟王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楷书在唐代,达到了鼎盛。产生了众多的楷书名家。这也和唐代强盛的国力密切相关。碑铭作为记载功绩的方式,碑版楷书也应运而生。如虞世南的《孔子庙堂记》,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柳公权的《神策军碑》,每一块碑铭,都是他们的书法风格代表。
楷书的另一个著名流派,就是元代的赵孟頫。他的楷书,与唐代碑版楷书不同的是,日常书写的翰牍书。这种楷书应用广泛,书写随情。古语说:“尺牍叙情,碑版述事”。碑版楷书,就好比《诗经》中的“颂”,翰牍书则如《诗经》中的“风”。
晚清时期碑学兴起,魏碑风格的书法风靡一时,也算是一种楷书流派。
欧阳询的楷书在当今作为一个主要流派,这和田蕴章、田英章兄弟二人的推行分不开。二人作为欧阳询楷书风格的学习者,坚定不移的高举传统书法大旗,在千疮百孔的当今书法界,攘臂而呼,天下响应。这是大众对传统书法的渴望。这不是给他们唱颂歌,他们的书法距离古代圣贤还很远。书法是中国文字的根,不是以艺术之名来肆意践踏的糞土。田氏兄弟规规矩矩的写字,赢得大众的心,跟随他们一起学习古代经典,是大众的自然选择。
历史上楷书主流派系主要有: 魏碑、晋楷、唐楷、元楷。
当今书法界流行的欧楷,确切的说,根本不是原滋原味的欧楷,它是现代人伪造的今楷。其笔法与传统古法背道而驰,并不是科学创新,而是擅自篡改经典的工艺书法……只为功利而为,对历史不负责。
谢邀: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古人留下的著名碑帖很多,都可以作为后世学书习字的范本。
魏晋以来,楷书已十分成熟,唐代楷书几乎发展到尽善尽美,登峰造极的地步。
唐代楷书法度严谨,精求形貌,《史书》上流派甚多,但主要以欧、颜、柳为楷书代表人物,特别是欧、颜的楷书独具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当今流派甚多,书法盛世百花齐放,欧楷博大精神,大多书家都是扛欧大旗的,具活力、神采、气韵而不在话中。
书史上公认的欧颜柳赵、苏黄米蔡,是中国书史上的璀璨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可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今人的书法水平和审美素养再也无法企及,我们只有仰慕的份儿啦!至于今人的欧楷或者说田楷,都过分的强调书写技法,当然这个固然重要,但古人的国学素养和思想境界却少有提及,把写好字当成了挣钱抑或追名逐利的工具,一个一个都成了字匠,不能不说是现代书法的悲哀!人们常说见字如面,书法乃是书者内心世界的艺术流露,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东方美学集大成者。国人都应该热爱书法!
楷书源于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是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出现的隶楷之间的书体,例如《爨宝子》这一时期以钟繇和“二王”为代表,历代法帖中传《宣示表》、《贺捷表》和《荐季直表》为钟繇所书;《黄庭经》《乐毅论》为王羲之所书;《洛神赋》为王献之所书。二是南北朝碑刻,史称南碑和魏碑:例如南朝的《爨龙颜碑》、北魏的《龙门二十品》等,属楷书尚未完成成熟,带有隶意。三是隋楷,以智永为代表,有《真草千字文》、《董美人墓志》等,基本没有隶书意趣,开唐楷先河。四是唐楷。有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此四人尽管面目个一各一,但基本上是二王、智永的嫡传。欧字笔力雄健,结体险中求稳,法度严谨,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最为历代推崇。虞字外柔内刚,点画圆润、给人以恬淡之气,代表作有《夫子庙堂碑》。褚字体势宽博、俊逸秀美,代表作有《雁塔圣教序》。薛字学褚,笔道直硬,代表作有《信行禅师碑》。唐后期的颜真卿,变古法,创“颜体”,结体端庄大方,逆锋平出,成“蚕头燕尾”,开楷书新风。柳公权,其楷书结构严谨,法度精密,史称“刘体”,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等。唐以后的楷书:杨凝式的楷书体态多姿;赵佶的“痩金体”;赵孟頫的“赵体”,以上是为楷书主要流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