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的庙堂气,欧体有什么气?
我认为欧体是从今隶来的。我没练过欧体,但感觉欧体的点画要求描头画角,方笔起笔,加以欧楷结体严谨方正,方笔加方正结构,处处显示工楷,可以誉为工匠气。但如果学得不好,就会显得做作,成为匠气。
我又认为颜体从篆书来,篆籀笔法是书法的根本,与欧体相比,更加古朴直率。
除了笔法,书法还表现书写者的胸襟气度乃至人品,有的人是在艺术表现上做得到,人生无法做到。
颜真卿是人品与艺术的高度统一,满门忠烈,最后76岁还死于职守。加以书法艺术的独步天下,心手双暢,自然是忠臣义士的气象。
刘熙载有言,“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论书古语言,“要人喜欢易,要人不喜欢难”。
颜字曾经和柳字一道被米芾大骂丑、俗,其实这是误解,因为书法的书写和欣赏,是有层次之别的,尽管是并列的四大家之一,但欧体比颜体稍微通俗一点。学到欧体的表面美观,容易,学到欧体的艺术精髓,很难,所以有“学《九成宫》,十有九个不成功”的说法。
颜真卿其人乃忠臣襟怀阔大,其书也宽博有正大气象。这是史评。
而欧阳询有文蕴,为人胸怀较纠结,字虽方正,但少灵动舒展,其行书欠佳。
历代学颜者均有大家出现,如宋代苏轼,清代何绍基,等等。但学欧者史上无有大家,顶多是三流甚至末流书者。况且,清末之前无学欧者,因为学欧易死板,不能入行草。
历史的经验,值得今人借鉴。
欧体不管写得好不好,都能流出一股清秀的书卷气。颜体尽管雄混大气,但掩饰不住有些草莾气息,比如勤礼碑。两字体存在一千多年,仍有那么多人在关注它,说明其历史价值和书法价值。后人直至现代人对其的评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