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历史有哪些名人?
大同作为北魏帝都,辽金陪都,九边重镇,历史地位不容小觑,但客观的说,古代大同走出的名人确实不多,甚至与他的隔壁朔州市相比都相差悬殊。就我所知历史上大同的著名人物主要有:娄昭君(北齐国母),独孤信(三朝国丈),李存孝(五代第一猛将),曹文诏(明末猛将,但此人也有人说是朔州怀仁人,个人倾向于是大同人)。此外北魏从明元帝拓跋嗣到孝文帝的儿子宣武帝元恪都出生在大同。而相比朔州的人才比大同多得多,张辽(五子良将之首),尉迟恭(门神),李克用(后唐太祖),斛律光(落雁都督),尔朱荣(北魏枭雄),贺拔岳(西魏北周的奠基人),麻贵(明朝名将),王家屏(内阁首辅)等。
谢邀。
提到大同,你会想到什么?
的确,如果说山西是中国的煤海,那大同就是煤海中最重要的那座岛屿。
也因此,大同被称为我国的“煤都”。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王朝的京师,辽朝、金朝的陪都,如此重要的地位,自然就让这里产生了很多的名人。
先说说皇帝。
其中,元宏是最特殊的一位。
北魏王朝在元宏任上,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连皇室的拓跋氏都改成了元氏。
当然,对大同最大的影响,就是元宏迁都洛阳。
喜欢听音乐?
好嘛,张亚东、阿宝,这全国闻名的音乐人,都是大同人。
……
当然,古往今来大同还有很多名人,悦史君就不一一列举。
将军是一个地方的名人,也是当地的骄傲,今天介绍几位山西大同籍的解放军髙级将领,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张 瑞,山西省大同市人,解放军中将。1943年3月出生,196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第二炮兵装备技术部副部长、第二炮兵装备部部长、第二炮兵副司令员等职务。1995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1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刘治忠(1941-1997.11.25),山西大同人,曾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94年晋升少将军衔。
△顾德欣,山西省大同市人,解放军少将。1946年5月出生,1965-1970年就读于山西大学,1979-1982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外交学院研究生院。1982年入伍,国防大学国际关系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法学会军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由于资料不全,没有配照片,欢迎友友们补充。
有哪些app更改隐私政策没通知用户,暴露了大家的隐私?
通讯类App
一起、妙见、宜聊、面聊、百合婚恋
影音播放类App
橙子VR、手机电视、1905电影网、魔力视频
网上购物类App
爱抢购、搜了、快乐购、名创优品、喜购
交易支付类App
翼支付、瑞钱包、付费通、银嘉钱包
出行导航类App
飞嘀打车乘客、曹操专车、一起来拼车、E代驾
金融理财类App
胜算在握、微贷网、捷信快贷、随手记、同花顺、马上到账贷款、悟空理财
住宿旅游类App
票管家、百程旅行、天巡旅行、6人游、居家游
新闻阅读类App
掌阅、聚看点、掌上阅读
邮箱云盘类App
139邮箱、景邮箱、轻邮、2980邮箱、易联安全邮箱
拍摄美化类App
POCO相机、柚子相机、Faceu激萌、美人相机
为何很多长寿之乡大多都在医疗不发达的农村?
长寿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饮用水质特别好,农村饮用水一般都是山里的地下水未被开发污染过!水是生命之源!其次是每日饮食粗粮,粗细粮搭配均衡,不大鱼大肉,生活的心态也很重要,三者缺一不可!
按平均寿命来说,一般城市高于农村。为什么呢?城市医疗发达,城市人有退休金,有病马上进医院,舍不得死。农村人正好相反。
要说长寿老人的话,还是农村多。你到城市看看,六七十岁的老人都行走迟缓,在轮椅上的也不在少数。农村呢,六七十岁的老农民是种田的壮劳力,八九十岁的老人比比皆是。农村为什么长寿老人多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村环境好。
这里说的环境不是指卫生条件,主要指的是大自然。农村是植物公园,是天然氧吧。再加上地广人稀,没有工矿污染,使得农村水好、空气好。
二是农村人生活有规律。
年轻时出外打工,年老时在田里耕作,没有退休一说。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从不熬夜。更没有城市里的声色犬马。
三是农村人压力小。
农村人都是小家庭生活、劳作,没有城市职工为了奖金,为了升迁,努力拼搏,甚至尔虞我诈。
三是农村人对疾病抵抗力强。
农村人钱少,有病也舍不得进医院。能不吃药打针就尽量不吃药打针。长期以来练就了一个百毒不侵的躯体。
中国的长寿之乡(城)都是经济和医疗技术发达的地方。经济,医疗技术越发达的城市,人均寿命越长。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第一长寿的地方是香港,人均寿命85岁。内地人均寿命最长的是上海,平均寿命是82岁。其中100岁以上的人瑞有2000人。北京、杭州、广州、长沙等城市人均寿命都达到80岁。经济和医疗越发达,人均寿命越高,这是普遍现象。农村人寿命普遍低于城市。
长寿的人基本都不是靠发达的医疗技术维持的!需要靠医疗技术维持寿命也基本上达不到长寿的目标!
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在农村地区,除了戒烟限酒,其余三个要素可能不需要刻意追求就能保持。
先说占到健康影响要素70%左右的心理因素。在农村地区,主要以务农种地为主要工作模式,没有月销售额达到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元的压力,也没有996的工作机制,没有套路,人际关系简单,不需要为了工作出众而消耗额外的精力和时间。因为再怎么消耗,也不可能实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目标。管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一切ok了。
而农村地区就地取材、自产自销的饮食模式,自然迎合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食果蔬等等。且可能低农药低化肥,甚至自留地里面实现无农药无化肥。
再说适量运动。俺们村里人在田间劳作就基本上能实现了,不需要花钱花时间去健身房挥汗如雨。而且,这种运动可以随时保持,不会因工作繁忙、时间不足而被中断。
而且,农村没有车水马龙,没有汽车尾气,没有高楼大厦形成的热岛效应,空气清新。饮用的可能是无污染的天然泉水,无饮水安全的担忧。庄稼透出的新绿,让人赏心悦目。邻里之间,彼此熟悉,可以经常见面话家常。而高楼大厦的水泥墙虽然让人们空间距离很近,但人们心理距离却很远。可能有的邻居住了很多年,彼此不知道是张三还是李四,更别说互相打招呼,彼此照应了。人是群居动物,更多的时候需要彼此心理上的支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