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区块链是共享账簿,为何我在某平台购入的比特币,在另一平台无法显示?
谢邀
共享账簿不是共享财产,要是你在交易所A上买了个比特币,不经过任何操作就出现在了交易所B上面那就出大麻烦了。
交易所A,交易所B,你,是区块链上的3个独立的节点,你们仨各拥有一个独立的比特币地址,你在交易所A买到的比特币在转入自己或者交易所B的地址之前,这个币依然是在交易所A的地址上,只不过是A是把这个币记到了你的名下而已,B上面看不到是正常的。
如果想要交易所B上面看到你的币,你就得把在A地址上的这个币倒腾到交易所B的地址上,交易所B把这个币记在你名下,这时候就能看到了。
简单来说吧,交易所就像银行,银行也是联网的,你在中国银行存了1000块钱,你去建设银行查询当然查不到啦,因为钱还在银行里面存着,而各个银行是不能查用户在其他行的资产的。
同样的,你买的币在交易所,交易所是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就像银行一样,你的币在交易所的账户地址之下,交易所又把币细分到每个用户账户下面,但是只要币没有提到你的钱包地址,在网上你的钱包地址下面就没有币,这就和去银行取钱一样的。当你把币取出来放到自己的钱包里面,就可以从网上查询到你的钱包地址里有多少币了,这时候这些币才是真正属于自己。
交易所不是万无一失的,之前发生过多次币被盗的事件,黑客都是攻击了交易所,获取了用户数据,将币转移到自己账户下面的,所以为了自己资产安全,大额资产要提出来放到冷钱包里面,并管理好私钥和助记词等。
这个你当然看不到了,你在平台买的币还没有进行交易呢,只不过是平台给你一个承诺,收了你的法币,按当时市价该给你多少币,平台的帐目不是区块链的帐簿。当你申请"提现",平台代你进行交易,其中一个收币地址就是你的地址,数量就是平台承诺的数量。交易确认后,再到相关链上的官网查询链和交易信息,你就看得你地址上的币信息了!
很好的问题!如果你把比特币存入一个钱包,用钱包的地址去任何一个比特币区块链浏览器上查询,的确是可以看到这个地址上的比特币的。但比特币在交易所中时,是存在交易所统筹的地址上的,这些地址不一定公开,上面的比特币也不是你个人的,而是交易所持有或代持的。交易所只是给你记个账,告诉你你名下有多少比特币而已。这时你并不拥有一个真正的比特币地址,当然也不可能在其他地方查到你的比特币了。
通俗点说,现在各个平台就和战国时期的各个小城一样;你去买币,你就和商人一样。我们假设比特币是通用的黄金,你用其他东西(人民币,其他虚拟货币等)在a城的交易中心换了黄金(比特币),交易完之后。a城的管理人员就告诉你,你有多种选择。1你可以放在他们那里,等着升值或者贬值,然后再在他们那里卖出去。2找辆马车运到自己家里(要有自己的货币钱包)他们要收出城费(交易费用)。3运到其他城(其他的交易平台)去,需要其他城出马车(你在该平台下的钱包地址),他们要收出城费(交易费用)。现在大体上还是战国格局就是说统一的交易平台和钱包目前还没出现,我觉得以后也够呛。
什么是比特币交易确认?
比特币几乎是即时接收付款的。然而,在网络开始将你的交易加入一个区块来确认该交易以及你可以使用接收到的比特币之前,有一个平均10分钟的延迟。确认的意思是在网络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你收到的比特币没有用来支付给别人因此被认定是你的财产。一旦你的交易被包含进一个区块,则之后的所有区块都会包含它,这将极大地巩固这个共识并减小交易撤销的风险。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自行判断交易被确认的时间点,但通常来说,收到6个确认就如同在信用卡交易后等待6个月那样安全。
任何人均可以在专门的硬件上运行软件而成为比特币矿工。挖矿软件通过P2P网络监听交易广播,执行恰当的任务以处理并确认这些交易。比特币矿工完成这些工作能赚取用户支付的用于加速交易处理的交易手续费以及按固定公式增发的比特币。
新的交易需要被包含在一个具有数学工作量证明的区块中才能被确认。这种证明很难生成因为它只能通过每秒尝试数十亿次的计算来产生。矿工们需要在他们的区块被接受并拿到奖励前运行这些计算。随着更多的人开始挖矿,寻找有效区块的难度就会由网络自动增加以确保找到区块的平均时间保持在10分钟。因此,挖矿的竞争非常激烈,没有一个个体矿工能够控制块链里所包含的内容。
工作量证明还被设计成必须依赖以往的区块,这样便强制了块链的时间顺序。这种设计使得撤销以往的交易变得极其困难,因为需要重新计算所有后续区块的工作量证明。当两个区块同时被找到,矿工会处理接收到的第一个区块,一旦找到下一个区块便将其转至最长的块链。这样就确保采矿过程维持一个基于处理能力的全局一致性。
比特币矿工既不能通过作弊增加自己的报酬,也不能处理那些破坏比特币网络的欺诈交易,因为所有的比特币节点都会拒绝含有违反比特币协议规则的无效数据的区块。因此,即使不是所有比特币矿工都可以信任,比特币网络仍然是安全的。
如果还是不懂 ,那就去比特币之家网看看网友们更深层次的解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