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分红骗局?
当前一种新型网络*:“分红式”网络投资*在各地呈上升趋势。据了解,该种新型的“分红式”网络投资*以投资公司为载体,以定期分红为诱饵,诱惑广大网民投资,网民在投资初期往往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待网民对其深信不疑,加大投资金额后,网站便销声匿迹。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此类*案件发生后,网民的损失难以追回。
滴滴怎么分红比例?
滴滴分红比例大概是20%到30%左右。虽然根据对滴滴订单抽成的均值来计算并没有超过30%,但需要注意就在2020年到2021年之间,还是有很多的订单比例抽成都已经远远超过30%,
如果有一平台,叫消费即投资,消费产生积分,积分能兑换股权享受公司平台分红,怎样?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事事皆有可能!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理解,或不能真正懂得就不应该妄加评论。
陈瑜教授的《消费资本论》是经过论证的,是消费上的革命性论述。另外有些词汇值得我们学习:“消费商。”
“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等等。
我们都应该回想一下,有多少过去人们都认为不可能的事,如今都成为现实。有多少事,大多数人极力反对,最终都成就了一批批人成功!不用自己的意识去下结论。要用社会发展观看发展!
答:滥用法律概念、法律关系紊乱、权利义务混乱
乍一看消费、投资、积分、股权、分红这些名词,它们的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各个参与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法律关系?又有什么具体的权利义务内容?确实有些摸不着头脑,感觉有些乱。此处从法律角度简略分析一下:
一、消费
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可知,消费是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消费(此处指购买商品,网络平台绝大部分是销售商品),本质上是合同法规定的买卖合同,是买卖合同法律关系,是出卖人(经营者、网络平台?或是网络平台招商的商户?)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消费者),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二、投资
对于投资,至今为止没有一部法律对投资作出过明确具体的定义。但各种投资行为,基本上都有相应的法律来予以规范调整。如投资创办公司及其他实体,有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法等等;如投资股票或基金,有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等;如投资房地产,有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等等。
投资,其实质是投资者以货币、实物、劳务、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为对价,取得物权、债权、股权(或股份)等权利的一种经济行为。如投资房地产(炒房),支付房地产价款后取得房地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如投资于某公司,缴付出资取得某公司股权(或股份);如投资股票,支付股份转让价款取得某上市公司的股票。
本文结合题主所述,以积分兑换股权为例,将本文所述投资的概念,限定于投资于公司取得股权。
三、消费与投资的关系
消费者在网络平台购买商品,经营者将商品所有权交付给消费者,消费者支付商品价款,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是典型的买卖合同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明确具体,即交付(或取得)商品所有权、支付(或取得)价款。这与投资(取得股权)没有任何关系。
根据公司法等法律规定,股权取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原始取得,即公司设立时(或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时)认缴并缴纳出资而取得;一种是继受取得,通过受让、受赠与、继承等方式而取得。
投资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投资者与接受投资的公司的权利义务内容为;投资者向公司履行缴纳出资义务,或向公司股东支付股权转让价款;公司取得缴纳的出资,或公司股东取得股权转让价款;投资者取得公司的股权(股东知情权、选择公司管理者权利、利润分配权等)。
消费者从网络平台购买商品而支付商品价款的行为,既不是向经营者公司认缴并缴纳出资的行为(原始取得股权),也不是向经营者公司的股权支付股权转让价款的行为(继受取得股权)。因此,消费者也就不可能通过消费购物的行为,而成为经营者公司的股东,也就不可能取得经营者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
以上是从法律关系及其权利义务的实质内容来分析的,可知,买卖(消费)与投资不等同,不能混为一谈。
从取得股权的外在形式角度来看,通过消费即投资从而取得股权,也没有操作的可能性。取得股权的外在形式,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定的规定,股东(或合伙人)及发起人是需要在公司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的。即使是上市公司的股民,也需要根据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进行登记。
而通过消费即投资取得所谓的“股权”,经营者公司能到公司登记机关或其他法定的机关将消费者登记为股东吗?而且有可能每天从网络平台购物的消费者很多,“股东”也将变得更多,使得这种不断增加“股东”的变更登记将成为不可能。况且,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消费后,经营者又没有说要将消费者登记为股东。
另外,再从股本的角度来讲,也不符合逻辑与法律规定。我们知道,一个公司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总的股权(与注册资本相对应)与总股本是确定的,不可能随时在变化。即使要增加,也需要通过开股东会决议、修改公司章程等程序增加注册资本才行。
而通过消费即投资取得所谓的“股权”,这就意味着总的股权(与注册资本相对应)与总股本随时在增加,且没有经过任何法律手续。这与总股权或总股本相对确定,是存在冲突的,也是违法的。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消费是消费,投资是投资,两者不是同一法律关系,参与方各自的权利义务内容明显不同。消费即投资而形成的所谓“股权”,从实质内容,至外在形式,再到逻辑性与合法性,都是行不通的,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前述结论下,因消费(买卖合同)而衍生出来的、为经营者设立义务、为消费者设定权利的积分,如果积分用于赠送小礼品,那也是依附于消费的买卖合同的一部分;如果积分用于下次可以优惠消费,那也只是为下一个消费的买卖合同设立的一个条件,这些都是合法的。但是,如果积分用于兑换股权,如前所述,就不合法了。
基于积分兑换股权,而享有的分红也不值一驳。分红,就是将公司利润分配给股东,不是股东的其他人从公司处取得的利益,那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分红。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在公司有盈利(税后利润)的情况下,需要由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利润分配方案,在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后才可以,才可以分配给股东。
所谓消费即投资模式下取得的所谓股权,作为消费者,能准确知道自己的股权比例吗?能知道公司是否盈利及盈利多少吗?能去参加股东(大)会并进行表决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所谓的分红,只是一种想象吧,既没有现实依据,也没有法律支撑。
综上,用消费即投资,用消费取得积分兑换股权,并分红。这是滥用并混淆消费、投资、股权、分红等法律概念,使这些法律概念,仅具其外形(有的连外形都没有,仅是一个口号,如股权),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或法律规定的实质内容;使各方参与者的权利义务内容与真实的法律关系之间风马牛不相及。
操作者偷换这些法律概念,其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回答“如果有一平台,消费即投资,消费产生积分,积分能兑换股权享受公司平台分红,怎样?”这个问题,不需要搬高深的理论,只需理清层次。
消费即投资,说的是消费者出钱购买商品的同时也做了投资。那怎么做的投资呢?就是消费可以赚积分,积分可以兑换股权,而股权则可享受平台分红。这个商业逻辑是很清晰的。那问题出在哪?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
假设:在平台每次消费100元,计积分100分。每100积分可以兑换1股。每股每年分红两毛钱。
如果平台的净利润率是10%,100元销售获利10元。给消费者分红两毛。平台盈利9块8。
从上述这个例子表面来看,消费即投资,只不过是一种营销的噱头。但显然,这种水平的激励对消费者完全没有吸引力。
打着“消费即投资”旗号的平台要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并产生消费行为,只有一条路,就是提高积分换股比例以及每股分红水平,提高到对消费者具有足够吸引力。当换股比例提高,分红超过利润,平台在商品销售上就完全活不了。平台靠什么而活?用后面消费者的钱给前面消费者支付红利!一个典型的庞氏骗局就这样形成。
这种骗局与传销路径不同,结果则是百分之百一样。
传销是消费者自己找下家,而这种平台更高一杆,上家下家按时间顺序。
这种平台在2016年跟2017年的时候就出现了井喷式发展,其模式原理都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金额,兑换相应的消费积分,然后积分可以选择全额100%兑换商品,或者是兑换公司的股权,当年底公司分红,消费者根据当年的消费额,所对应的消费积分兑换的股权份额,得到当年度的公司分红。
这种模式的本身设计理念是形成一整个系列的生态运营闭环,消费者所有的消费,必须全部在公司的生态链上进行消费,为公司创造利润,这是一个很理想的商业社会运营闭环,但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如下:
1.生态运营闭环打造完成前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补贴
1.1在之前我接触过一家公司,它的运营模式如下,前端为消费者,终端为供应商跟销售商,而公司作为集中调度协调方,它主打的模式是,购物返积分,100%兑换商品,在前期第1批大量会员涌入合作商家,合作厂家,在刚开始两个月,能正常获得相应的货款。
1.2而后,很多厂家跟合作方看到这个巨大的商机纷纷加入,而第一批消费者却利用积分,持续的兑换商品,造成公司亏空,需要拿出大量资金来补贴来勉强维持这个繁荣的景象。
最后在运营一年后,公司的业务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第一批消费者带动着第二批消费者利用积分兑换商品这个漏洞,不断的循环积分,来兑换商品,当生产厂家,店铺拿不到相应的货款时,就开始进行压货,不给会员兑换,会员造成恐慌,纷纷退出平台,从此公司便面临倒闭破产。
所以这个模式是挺好,关键是要在生产厂家,合作商家,平台方,各项资金能够根据时间规定的能够及时到位,维持这个运营闭环良性循环,如果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个模式将不复存在。
我是“零度精选”喜欢我关注点赞转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